永陵博物馆“寻美·永陵”文化传承系列活动现场
五一精彩回顾 | “寻美·永陵”文化传承系列活动现场
活动时间:
5.1-5.5
寻美·永陵
五一活动回顾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一期间,
我馆“寻美·永陵”
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以
“榫卯匠心·建筑密码”
“文物修复·时光守护”
为主题,为观众开启了
传统匠艺和文物修复
的时光之旅。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
这些精彩瞬间吧!
01
榫卯匠心·建筑密码
一木一卯解锁千年匠魂
CHENGDU YONGLING
五一假期
一榫一卯藏天工,一木一魂见匠心。“5·1”劳动节当日,永陵博物馆举行了“寻美·永陵”文化传承系列——“榫卯匠心·建筑密码”主题活动,带领青少年们穿越时空,触摸中国古建筑的灵魂密码。从千年殿宇的恢弘智慧到方寸模型的精妙构造,这场活动以榫卯为匙,开启了一场传统匠艺的沉浸式对话。
活动在永陵地宫斗拱结构的全景投影中拉开序幕。“不用一钉一胶,如何让木头‘生死相扣’?”随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余书敏老师的提问,答案在同学们的竞相回答中逐渐清晰:“从河姆渡的干栏木屋,到应县木塔的千年不倒,榫卯是刻在中国建筑基因里的智慧图腾。”
在活动中,余书敏主任带领大家近距离观察了中国传统木建筑构件,详细讲解了榫卯结构的种类、特点和制作工艺。她以永陵博物馆的建筑为例,为同学们揭秘古蜀建筑密码,展示了榫卯构件在震动中“越摇越紧”的神奇特性。她指出,榫卯结构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技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对材料、对工艺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在体验环节,青少年们亲手体验了榫卯结构的拼接过程。他们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块模型,按照指导老师的示范,在家长的共同配合下,将榫头与卯眼精准对接,把一个个榫卯件组装成微型木构模型,体验着这一古老技艺的魅力,也感受到了“四两拨千斤”的结构玄机。当一块块模型在手中逐渐拼接成一座座小巧精致的建筑模型时,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自豪的光芒。
通过实践,青少年们不仅学习到了榫卯结构的原理,更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与匠心,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最后,余书敏主任还鼓励青少年们要将这种匠心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让这一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考工记》中说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本次活动,将传统匠人精神随着木香沁入了年轻的心田,为青少年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机会,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匠心精神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去探索、去传承、去创新,共同书写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篇章。
02
文物修复·时光守护
以指尖温度唤醒千年文明
CHENGDU YONGLING
五一假期
一柄毛刷轻扫尘埃,一双巧手对话古今。5月4日下午,“寻美·永陵”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以“文物修复·时光守护”为主题,在永庆殿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物修复时光之旅。25组亲子家庭化身“文物医生”,在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尹瑞麟的引领下,亲手触摸历史的伤痕,用匠心与敬畏修复文明的记忆。
“每一次修复都是与历史的郑重对话。”活动伊始,尹瑞麟老师向青少年们讲述了文物修复的重要性和意义。她以三星堆出土青铜树文物修复为例,详细阐述了修复过程中需要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如何通过耐心与细致的工作,让这些沉睡千年的文物重新焕发光彩。她强调,文物修复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
她以拼图游戏为例,形象地说明了文物修复工作的复杂性和细致性。就像拼图一样,每一块碎片都至关重要,需要耐心、细心和智慧去拼凑,才能还原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文物修复也是如此,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每一次修复都是对历史的一次回望。
在尹瑞麟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始了他们的文物修复之旅。他们戴上白手套、握起修复刀,小心翼翼地清理着说唱俑“文物”上的尘埃,用专业的工具修补着裂痕,仿佛是在与历史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以特制陶泥填补缺损,用将砂纸打磨着每一寸细节,直至“文物”重新焕发出往日的光彩。
经过一番努力,一件件原本破损不堪的“说唱俑”在同学们的巧手下重获新生。看着这些被修复好的“文物”,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专注与自豪。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亲身体验了文物修复的过程,更守护了一段段即将被遗忘的历史。
活动的最后,尹瑞麟老师对同学们手中的每一件“说唱俑”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些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她强调,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骄傲。通过修复这些文物,我们不仅能还原文物本身的面貌,更能更能够深入挖掘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让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参加活动的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文物修复的基本技能,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他们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们亲身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
永陵博物馆“寻美·永陵”文化传承系列活动现场...
五一精彩回顾|“寻美·永陵”文化传承系列活动现场活动时间:5.1-5.5寻美·永陵五一活动回顾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一期间,我馆“寻美·永陵”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以“榫卯匠心·建筑密码”“文物修...
陇西 “博物之旅创意坊”五一活动圆满结束!...
知行课堂|“博物之旅创意坊”五一活动圆满结束!五一长假期间,陇西县博物馆为满足广大群众假期文娱生活需求,特推出25场(次)“博物之旅创意坊”系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趣味手作+非遗体验+文创好礼沉浸式...
“五一”假期辽阳博物馆人气爆棚,文化盛宴精彩纷呈...
“五一”假期已然落下帷幕,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假期里,辽阳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了市民与游客品味历史、学习文化、体验乐趣的热门打卡地。假期辽阳博物馆五场馆共接待...
库尔勒民俗文化博物馆开展非遗漆扇制作社教活动...
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青少年对“二十四节气”的深刻认识,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库尔勒民俗文化博物馆与实验中学在2025年5月5日举行“立足当夏·向阳而生”立...
民勤县博物馆开展“敲敲大自然 古法草木染”植物拓染主题社...
大自然轮回往复,年年岁岁,草荣草枯,花开花落,留住自然的颜色,跟着民勤县博物馆来一次属于大自然的独特艺术。当稚嫩的小手握住木槌,当缤纷的叶片亲吻素布,一场跨越千年的非遗传承在清脆的敲击声中悄然绽...
“春光散 立夏至” —— 咸阳博物院立夏活动圆满开展...
5月5日上午,咸阳博物院文博书苑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体验活动——“春光散立夏至”,带领游客深入领略文物中的二十四节气之立夏魅力,活动吸引了30名网络预约游客热情参与。活动伊始,讲解员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