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博物馆开展“印章里的篆刻艺术”非遗宣教活动
加盖印章代表着信用与承诺,我国古代的印章多用篆书入印,称为“篆刻”,这种将书法的笔法结构体现于方寸之间的艺术表达,深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2009年,中国篆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了普及非遗篆刻知识,天水市博物馆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结合馆藏印章文物开展了“印章里的篆刻艺术”社教活动,通过介绍“明清流派篆刻”,讲述古代印章背后的文化故事,组织篆刻互动体验等方式,唤起公众对篆刻艺术的热爱。天博大学生志愿者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分知识科普和手工体验两个环节。在知识科普环节,来自天水师范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天博志愿者郑文霞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印章的起源与发展,分享了历代篆刻的代表作图片,重点讲解了篆刻的技巧和审美标准。之后,宣教员带领大家欣赏本馆印章藏品,详细介绍了每枚印章的来源及及用途。
在手工体验环节,参与者使用篆刻石材及工具,在宣教员和志愿者的引导下,尝试篆刻文字图案,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印章。从活动反馈的调查问卷上看,参与者认为自己学到了篆刻艺术知识,体验了印章篆刻过程,建议博物馆多举行这种理论与实操紧密结合的宣教活动。我们会继续组织面向成年观众的宣教活动,吸引成年人,尤其是青壮年群体关注和参与博物馆传统文化与非遗知识普及活动,连接好文化传承的中间链条。
下一篇:没有了
天水市博物馆开展“印章里的篆刻艺术”非遗宣教活动...
加盖印章代表着信用与承诺,我国古代的印章多用篆书入印,称为“篆刻”,这种将书法的笔法结构体现于方寸之间的艺术表达,深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2009年,中国篆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
天水市博物馆开展非遗织布技艺宣教活动...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妙“布”可言——穿梭千年的织布技艺天水市博物馆开展“天水丝毯织造技艺”非遗宣教活动“天水丝毯织造技艺”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汉唐时期,图案设计...
丹阳市博物馆开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
6月9日上午,为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到来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展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保定市博物馆组织开展非遗陶艺体验活动...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馆组织开展了“非遗文化润童心——陶艺体验”活动。首先,讲解员带领孩子们参观了《保定...
易县博物馆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社教活动...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我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为了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
宁夏博物馆将开展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活动...
宁夏博物馆2023年第二季度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服务公告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积极引导民间合法合理收藏。宁夏博物馆开启2023年第二季度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服务。1.鉴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