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魔鬼城博物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科协日前补充认定了474家“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至此,新疆共有7家博物馆入选,将借助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这一品牌,进一步强化科普服务能力。
这7家博物馆是:石河子大学博物馆、吐鲁番博物馆、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自然博物馆、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博物馆、哈密市博物馆、克拉玛依魔鬼城博物馆。
石河子大学博物馆位于石河子大学绿苑区,由校史馆、动物馆、昆虫馆、植物馆、新疆历代屯垦史馆五大部分组成,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社会,致力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吐鲁番博物馆近年来持续围绕文化遗产和馆藏文物,组织面向青少年群体的研学活动,并借助数字化展示、云展览,增强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活化馆内2万余件(组)文物。
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包含宇宙地球、生命演化、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宝玉石等多类展陈内容,展示了新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开发利用情况,让公众了解新疆地质旅游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关注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自然博物馆设置了气候、山地、水系、土壤、绿洲、矿产、动植物等主题版块,展示各类标本3500多号,馆内常年组织等各类科教科普研学活动,展现新疆的美、大、奇、珍。
2021年10月完成数字化提升的哈密市博物馆,拥有MR智慧数字博物馆平台、博物馆考古发掘体验系统、MR混合现实体验终端等。在MR眼镜支持下,观众可隔空“操控”、全方位观赏文物,突破传统模式下时间空间对展示陈列和参观活动的制约。
克拉玛依魔鬼城博物馆展陈着反映雅丹文化、恐龙文化、石油文化、金丝玉文化、影视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各类展品,是研学观光的热门打卡地。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主要是指由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农业、安全、自然资源、旅游等领域机构兴办,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科普和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今年4月,中国科协认定了首批800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下一篇:没有了
克拉玛依魔鬼城博物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科协日前补充认定了474家“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至此,新疆共有7家博物馆入选,将借助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这一品牌,进一步强化科普服务能力。这7家博物馆是:石河子大学博物馆、吐...
吐鲁番博物馆开展宪法手抄报绘制活动...
在宪法颁布实施40周年之际,为弘扬宪法精神,强化青少年宪法教育,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引导青少年自觉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12月8日,吐鲁番博物馆开展“学习二十大普法进万家”...
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近日,中国科协发布关于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命名474个单位作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有效期至2025年。河南省共有17个单位入选,我市渑...
临海市博物馆获评“浙江省华侨文化国际交流基地”称号...
临海市博物馆浙江省华侨文化国际交流基地近日,经实地考察和各相关单位专家联合评审选定,浙江省侨联第四批“浙江省华侨文化国际交流基地”上榜发布,临海市博物馆获评“浙江省华侨文化国际交流基地”...
揭阳市博物馆关于调整入馆措施的公告...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根据《揭阳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关于进一步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通告》(揭防疫指办通告〔2022〕13号)精神,即日起,参观请提前通过我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现场配合测量体温...
黄河博物馆被命名为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文丨贾佳近日,从中国科协传来喜讯,黄河博物馆等474家单位正式被中国科协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