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上线全国首家牡丹数字博物馆
4月4日,在位于洛阳农林科学院的国家牡丹芍药种质资源库,对着一株“御衣黄”牡丹,扫描其种质资源谱二维码,花态、花期、株型、叶型、成花率等信息在手机上一览无余,基因数据一栏显示“测序编号—491”。
“数字代表牡丹品种的基因测序编号,这是我们委托深圳华大基因做的基因测序。在我们的种质资源库中,拥有这种独特‘身份’的共有400多个品种。”洛阳农林科学院牡丹研究所所长王占营介绍。
2014年12月,洛阳市政府与深圳华大基因签署协议,共同开展洛阳牡丹基因组学研究;2017年9月共同发布协作攻关成果,宣布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牡丹基因组。这也使得洛阳成为牡丹资源类型最全、品种数量最多、布局最规范的国家牡丹芍药种质资源保护和繁育中心。
“种质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洛阳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刘改秀介绍,依托国家牡丹芍药种质资源库,洛阳农林科学院先后收集国内外牡丹品种1128个、芍药品种297个。在此基础上,利用云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对每一个品种资源数据关联性进行整理,把每个牡丹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形成二维码,利用智能标签分类技术,初步建起全国首家牡丹数字博物馆。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牡丹基因数据和冬季植株特征,进一步完善牡丹数字博物馆,使牡丹的资源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既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四季‘云’赏洛阳牡丹,又为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王占营说。
上一篇:武威市博物馆开展清明节社教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洛阳上线全国首家牡丹数字博物馆...
4月4日,在位于洛阳农林科学院的国家牡丹芍药种质资源库,对着一株“御衣黄”牡丹,扫描其种质资源谱二维码,花态、花期、株型、叶型、成花率等信息在手机上一览无余,基因数据一栏显示“测序编号—491”...
武威市博物馆开展清明节社教活动...
文明祭祀诗词寄哀思——武威市博物馆开展清明节社教活动“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清明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它为春天而来,有“物至此时,洁齐而清明”的寓意;它节俗...
曲靖市博物馆实施实名预约+三码+限流参观指南...
曲靖市博物馆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告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结合当前疫情形势,为了保障观众游客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同时尽量满足广大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曲靖市博物馆将继续扎实做好各...
临泽县博物馆举办清明节特色社会教育活动...
临泽县博物馆举办“清明雨纷纷·纸花寄情思”特色社会教育活动“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节是我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抒发了人们缅怀亲人的情感。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沈阳理工兵器博物馆举行“慎终追远 缅怀先烈”观影活动...
4月3日下午,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组织在校成员参加了以“慎终追远缅怀先烈”为主题的观影活动。观影内容为红色电影《狙击手》,地点为兵器博物馆放映室。该活动旨在唤起青年红色基因,悼逝者、祭英...
灵台县博物馆开展清明安排暨排查整治工作...
灵台县博物馆扎实开展节前安全生产部署安排暨排查整治工作时逢清明,也是各类安全事故多发期,为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树牢安全生产意识,靠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贯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