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让百年前的挤粉年画技艺焕发新生机
清晨,山还呈黛青色。在孝德镇年画村乡遇画里文创社区,绵竹年画艺人陈强已被鸟鸣声唤醒。在调色盘中调好色、拿上画笔,他蹲在大门口仔细地为木门上的绵竹年画“双扬鞭”补色。红檐黑瓦白墙的川西民居和金色的挤粉年画,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这幅通过百年前的传统挤粉工艺创作的绵竹年画,陈强已经忙碌了好几个月,即将制作完成。“先利用针筒代替毛笔,将调好的白粉装进针筒,再用针筒沿着绘好的图案将线条挤出来。成型晾干后,再做漆、绘金、上色……”给大门上的“双扬鞭”补完色,陈强又忙着创作新的挤粉年画。记者注意到,与传统的木版年画不同,陈强在创作时并没有用画笔来勾勒线条,而是用注射器一点一点地将调好的白粉挤出来勾勒成线条。
文化是一种感召力。陈强作为绵竹已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兴才的孙子,自小便对传承发展绵竹年画情有独钟。2000年,陈强在绵竹年画博物馆看到了工作人员在民间收集到的一对单色木板绵竹挤粉年画,这对挤粉木板年画单幅宽70厘米、高240厘米,部分板材已经被虫蛀,画面色彩呈淡紫色。虽然色彩褪去一些,但是凸出的白色挤粉年画线条仍然清晰可见。当时,陈强便被这对挤粉木板年画的独特创作手法和立体呈现方式瞬间吸引。尽管无资料可寻,也无人可请教学习,但陈强凭着自己对绵竹年画的执着与热爱,一头扎进“摸索挤粉年画的传统技艺”中。
据了解,挤粉年画是绵竹年画的传统技法之一,是绵竹年画的特有工艺。为了将这种传统技法传承下去,陈强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探索和尝试。但摆在他面前最大的一个难题,便是用什么样的工具来替代画笔。没有合适的“画笔”,就意味着所有的工序都没办法进行。在经过大半年的反复尝试和试验后,他最终选择了用注射器来代替画笔。“这样就可以根据注射器的大小来确定勾勒线条的粗细,能够达到立体呈现的效果。”陈强说,他摸索出来的挤粉年画工序从拓板、勾线、做漆再到绘金......总共要经过17道复杂且繁琐的工序,才能将一幅具有立体感和线条感的绵竹年画呈现。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所以我们应竭力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与技艺,让它们在新的时代里焕发生机,展现出更大的价值。”在陈强看来,作为绵竹年画的传承人,他传承的不仅是爷爷留给他的年画技法,还应当学习和传承更多不同表达形式的绵竹年画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让绵竹年画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陈强还将尝试在不同的载体上创作挤粉年画,让传统的年画技艺重焕新颜。(今日绵竹数字报 记者 李露平 蒋丽萍 文/图)
下一篇:没有了
陈强:让百年前的挤粉年画技艺焕发新生机...
清晨,山还呈黛青色。在孝德镇年画村乡遇画里文创社区,绵竹年画艺人陈强已被鸟鸣声唤醒。在调色盘中调好色、拿上画笔,他蹲在大门口仔细地为木门上的绵竹年画“双扬鞭”补色。红檐黑瓦白墙的川西民居...
高建东:醉心陶瓷玩转泥巴 传承黑陶技艺...
位于郊区荫营镇东落菇堰村的一间民间艺术工作室里,传统梅瓶、赏瓶、香薰等式样的陶塑(黑陶)堆塑作品摆满了博古架。作品不仅黑如漆、明如镜,上面的动物、人物、植物等纹饰也十分细腻,来到这里的人们不...
全国百名书画名家辛丑迎春邀请展刘浪生展厅(海量图片)...
[编者按〕辛丑元春伊始、牛岁万象更新!值此“一年之计春之始,草长莺飞二月天”孟春之际,组委会通过由下而上、层层遴选,依据德才兼备的原则,特别邀请活跃在当今艺坛的百名书画名家,推出本次“全国百名...
杨坚:绘制设计“西施传说”让每张画都有故事...
说起杨坚,诸暨好多人都认识他。他是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设计师。最近,杨坚干了一件大事!他以古越文化为主题,采用装饰画的风格绘制设计了“西施传说”系列画作,每张画都有故事!三...
陈峙峰:在大陆度过美好的“雕刻时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柴逸扉“这件作品底座斜了,拿去重新加工下”“这件作品均匀对称,达标”……身高一米八几的陈峙峰,就是这样每天蜷着腿、坐在小板凳上、拿着水平卡尺,检查车间师傅们完工的作品。有...
李发秀:只要看得见,我就会一直绣下去...
只要看得见,我就会一直绣下去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李发秀作者:本报记者万玛加【奋斗足迹】 土族女子的服饰都是用五彩缤纷的盘绣装扮,就像身披美丽彩虹。学习盘绣是...